立刻注册,纵享华语影视原声配乐~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武聆
x
中国音乐体裁
1. 山歌 民歌的一个品种,泛指人们在山野、田间、牧场等地即兴发挥思想感情的歌唱。内容一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。汉族山歌大都以七字为一句,二句或四句为一段。有的还穿插进某些固定的衬词或增添部分词句,形成不同的变体。山歌的节奏一般都比较舒展自由,歌头歌尾常带有吆喝性的歌调。多为独唱或对唱,也有一领众和的形式。
2. 劳动号子 民歌的一个品种,是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。能够起着指挥劳动、协调动作、鼓舞劳动热情、解除疲劳的作用。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,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,如插秧、车水、打场、打夯、打硪、装卸、挑担、摇撸、拉纤、捕鱼、伐木、打蓝等。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,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、节奏、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,一般为一唱众和,也有独唱和齐唱的,唱词多即兴创作。
3. 小调 民歌的一个品种,与山歌和劳动号子相比,有较多的艺术加工的成分,有的只流传在一个地区,也有的会传遍全国。小调的旋律一般比较流畅,结构规整,形式多样,富于变化,长短句的形式比较普遍。常用四季、五更、十二月、花名等形式来连缀唱词,并用衬词、衬字或衬句扩充音乐结构,加强感情表达。歌曲内容的题材也非常广泛,从重大的政治、社会事件到日常生活、风俗、爱情等,都有涉及。
4. 山曲 属山歌的一个品种,流行于山西的河曲、保德和陕西的府谷、神木一带。音乐高亢嘹亮,多大跳。一般为七字句,也会随着歌唱者情感和语言的变化而自由伸缩。多即兴咏唱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。
5. 信天游 属山歌的一个品种,流行于陕西北部、甘肃及宁夏的东北部。多上下句结构,一般为七字句,也有十余字为一句的。曲调有两种类型:一种音调高亢嘹亮,节奏自由,曲调起伏大;另一种节奏工整,曲调平稳。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或对唱。即兴编唱,内容以反映爱情和劳动生活为主。
6. 爬山调 属山歌的一个品种,流行于内蒙古中、西部的汉族居住地区。又分前山调和后山调,前者流行于伊克昭盟等地,受蒙古长调的影响,旋律辽阔悠长;后者流行于乌兰察布盟一带,结构严谨,热情奔放。歌唱形式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,前者多为妇女在家中歌唱;后者多在牧羊、赶脚、拉骆驼时演唱。
7. 短调 又称短歌,蒙古族民歌。曲调优美抒情,多大跳音程,曲式结构工整,以叙事性内容居多。
8. 长调 蒙古族民歌。流行于牧区,曲调悠长辽阔,节奏自由,尾音拖长,情绪热烈奔放。多颤音及上滑音,基本上用五声音阶。
9. 花儿 属山歌的一个品种,又称少年,流行于甘肃、青海、宁夏相比邻的广大地区。根据流传地区和风格特征,一般将花儿分为三类:河湟花儿、洮岷花儿和陇中花儿。每年从春季到夏末,当地都要举办"花儿会",男女老少身着新衣,搭青伞,执彩扇,前往对唱赛歌,昼夜不息。不同的花儿种类有不同的结构特征,一般女声用真声,男声用真、假混合声,有很强的即兴性。
10. 牧歌 民歌的一个品种,流行于我国蒙古、藏、哈萨克、柯尔克孜等民族。内容多表现放牧生活、爱情生活,或赞美家乡、歌唱牛羊等。一般具有音调开阔悠长、节奏自由的特点。
11. 渔歌 民歌的一个品种,沿海地区、河岸、湖泊、港湾等地渔民所唱。题材也多与捕鱼、织网等相关。
12. 儿歌 民歌的一个品种,全国各地均有。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,并于歌唱中传播生活、生产知识。曲调接近语言自然音调,节奏轻快,易于上口。
13. 俗讲 唐朝时,僧人向世俗群众宣传佛教的活动,被称之为"俗讲"。举办俗讲的时候,一般是主讲和尚坐在正中,旁边有奏乐和帮唱的,有的还悬挂有佛教故事画来配合。
14. 变文 唐代的俗讲底本。变文中的"变"是相对于佛教经文而言的,取变异之意。也就是把经文通俗演绎为变文,使其易懂,便于普及。唱变文,叫作"转变"。"转"就是"啭",即唱的意思。变文对以后的说唱艺术产生过重要的影响。
15. 唱赚 宋代民间流行的歌唱伎艺。是用同一宫调中的几支曲子组合成一个套数来歌唱的艺术形式,以鼓、笛、拍板来伴奏。曲调除慢曲、曲破、大曲是南北兼有的曲调外,其他都取自于南宋临安瓦舍中流传的民间曲调。不仅在市井中流传,在士大夫中也有演唱。
16. 诸宫调、宋金元说唱艺术 起源于北宋时期,取自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,首尾一韵,常用琵琶等乐器伴奏。诸宫调曲体宏大,曲调丰富,可以表现曲折复杂的长篇故事情节,对后世的戏曲音乐特别是元杂剧的音乐产生过直接影响。
17. 鼓子词 宋代说唱艺术,表演时以鼓为节奏乐器。以同一词调重复演唱多遍,或间以说白,用来叙事写景。
18. 词话 元明说唱艺术。一般为散文、韵文交织或全部用韵文,基本为七字句或十字句,应是现今鼓词和弹词的前身。
19. 坐唱 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。演员坐着说唱,如各种弹词、琴书等。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,如苏州评话、扬州评话等。因其坐着说讲,习惯上也称"坐唱",多数演员还要自己弹奏乐器。xfaudio.net
20. 站唱 也称为"立唱",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。演员站着说唱,如各种大鼓、快书等。表演时动作幅度一般比坐唱要大,演员大多自击打击乐器,如京韵大鼓自击书鼓、木板,山东快书演员自击鸳鸯板
21. 走唱 指带有歌舞色彩的曲艺形式,如西南诸省的"车灯"、湖北等地的"三棒鼓"、东北的"二人转",西北的"二人台",以及各地流行的"打连厢"、"花鼓"等。
22. 拆唱 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。演员分角色演唱,不化妆,近似戏曲的清唱,但在交代故事情节时,仍穿插第三者口吻的叙述。如苏州滩簧、西南一带的"琴书"、西北一带的部分"小曲"等。音响技术超级论坛^g-x
23. 梅花大鼓 又名梅花调,20世纪初开始在北京、天津两地流传,脱胎于清末流传在北京北城一带的清口大鼓。演员自击鼓板,伴奏乐器有三弦、四胡、琵琶以及扬琴等。梅花大鼓传统曲目中有不少取材于《红楼梦》,如《探晴雯》、《劝黛玉》、《黛玉悲秋》、《黛玉葬花》、《宝玉探病》等。
24. 京韵大鼓 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、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。它的渊源是清末由河北省沧州、河间一带流行并传入京津地区的木板大鼓。伴奏乐器有三弦、四胡、琵琶等乐器,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。演唱上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,段子中采用了大量"子弟书"的曲本。传统曲目有《单刀会》、《战长沙》、《博望坡》、《丑末寅初》、《风雨归舟》等。
25. 西河大鼓 又名"梅花调"、"犁铧片",也一度叫作"河间大鼓"。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演出时定名为"西河大鼓",其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。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,演员自弹自唱;木板大鼓没有弦索伴奏,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。后来,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挡演出,形成以鼓、板、小三弦伴奏的形式。后来舍木板改用铁犁铧片,舍小三弦为大三弦,在唱腔、唱法上作了改进和创新,使这一曲种在艺术上日趋成熟。
26. 苏州弹词 流行于江苏南部、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。清乾隆时已颇流行,其时已有艺人的行会组织光裕社。苏州弹词在体裁上为散文和韵文结合,并以叙事为主,代言为辅。以"说噱弹唱"为主要艺术手段,表演上注意模拟各种类型的人物,唱词基本为七字句。伴奏乐器以三弦、琵琶为主,由演员自弹自唱。传统曲目以《珍珠塔》、 《玉蜻蜓》、《三笑》、《描金凤》、《白蛇传》等最著名。
27. 天津时调 清末民初以来流传于天津(主要在船夫、搬运工人、手工业者、人力车夫中传唱)。它渊源于明、清以来的时调小曲,又和很多地区的民间小调有密切关系。伴奏乐器有大三弦、四胡、琵琶、笙、扬琴等。腔调有"靠山调"、"老鸳鸯调"、"新鸳鸯调"、"喇哈调"等。唱词句式有以七字句为主的,有长短句相间的。其传统曲目有欢快的《踢毽儿》、《放风筝》;也有悲凉的《光棍哭妻》、《后娘打孩子》、《秦楼悲秋》等。
28. 单弦 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,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。兴起于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当时的满族旗籍子弟开始编写、演唱八角鼓,创造了这种自弹自唱的演唱方式。八角鼓状为八角形,象征满清八旗。嘉庆九年(1804)华广生编订的俗曲集《白雪遗音》卷三中《酒鬼》一篇,是现存最早的单弦曲词。单弦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的曲艺形式,曲牌众多,曲调丰富,艺术表现力强,适合于表现多方面的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。传统曲目有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、《金山寺》、《武松杀嫂》、《孔雀东南飞》等。^1^0Xei 29. 山东琴书 发源于鲁西南的菏泽地区,产生于清代乾隆初年。原为农民自娱的庄家耍,即"玩局",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。山东琴书的书目很多,分牌子曲、中篇、长篇三类。牌子曲书目产生最早,有以分回目演唱的全部《白蛇传》、《秋江》两种和一些段儿书;中篇书目中多是山东琴书的代表性作品,有《王定保借当》、《三上寿》、《梁祝姻缘记》等;长篇有《杨家将》、《包公案》、《大红袍》等数种。
30. 凤阳花鼓 又叫双条鼓,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,一人击鼓,一人击锣,口唱小调,鼓锣间敲。歌词多是悲悲切切的内容:"说凤阳,道凤阳,凤阳本是个好地方,自从出了个朱皇帝,十九倒有九年荒。大户人家卖牛马,小户人家卖儿郎,奴家没有儿郎卖,身背花鼓走四方"。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,许多人家唱着花鼓,乞讨为生。凤阳花鼓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。
31. 粤曲 用广州方言演唱,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的广州方言区域,并流传到香港、澳门、东南亚、南北美洲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。早在清道光初年,广东的八音班乐工就以粤曲清唱为业。粤曲和粤剧关系密切,音乐曲调、板式等方面和粤剧基本相同。但粤曲特别讲究唱功,突出声腔艺术,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创造。乐器伴奏,有以高胡为主的软弓乐队:高胡、扬琴、琵琶、横箫或长喉管等;有以二弦、提琴(广东民间乐器)为主的硬弓乐队:二弦、提琴、短喉管、月琴等。粤曲的早期曲目大都来自粤剧脚本,代表作品有《百里奚会妻》、《黛玉葬花》、《弃楚归汉》、《夜战马超》、《周瑜写表》、《秦琼卖马》等。
32. 京东大鼓 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传于天津等地。原为北京以东的香河、宝坻等地农民劳动之余演唱的"地头调"。京东大鼓长于说唱长篇鼓书,演员自击鼓板,伴奏乐器用三弦、扬琴等。唱词为七字句,有时可加"三字头"。传统书目有《杨家将演义》、《呼家将》、《包公案》等长篇和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大西厢》、《武松打店》、《王三姐挖菜》等短段。
33. 乐亭大鼓 清代初年,河北省乐亭县流传一种"清平歌",后被称为"乐亭腔"。在演唱中,又经过改进提高,增加了书鼓、木板击节,渐渐脱离了民歌的演唱形式,发展为说唱艺术。乐亭大鼓的音乐唱腔丰富,刚柔相济,板腔、曲式完整,转调技法灵巧,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板式变化体曲艺形式。曲目题材广泛,内容丰富。中、长篇书目有《杨家将演义》、《呼家将》、《包公案》等数十部;短篇唱段有《双锁山》、《樊金定骂城》、《王二姐思夫》、《大闹天宫》、《拷红》等。
34. 潞安大鼓 发源于山西长治。长治在清代为潞安府建制,因以得名。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,早期只用流水板演唱。伴奏乐器有三弦、二胡、低胡等,击节用书鼓、书板。演唱形式多为坐唱,六、七人为一组,各持乐器,分担角色,或齐唱,或独唱,行当齐全,红火热闹。音响技术超级
35. 山东大鼓 发源于鲁西北农村,又名梨花大鼓、犁铧大鼓。早期只以敲犁铧碎片来演唱当地的民歌曲调,后逐渐发展成为有板式变化体结构的成套唱腔,击矮脚鼓,敲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,由三弦伴奏的演唱形式,长期流传在农村中,由农民业余演唱。山东大鼓曲目丰富,中篇书有《三全镇》、《金锁镇》、《大破孟州》、《大送嫁》、《范孟亭推车》等;短篇段儿书有《东岭关》、《长板坡》、《河北寻兄》、《黛玉葬花》、《宝玉探病》、《李逵夺鱼》、《燕青打擂》等。
. 陕北说书 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、榆林等地。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、故事,后来吸收眉户、秦腔以及道情、信天游的曲调,逐步形成陕北说书。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,说唱相间。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,但又不受字数的局限。陕北说书的传统书目很多,如《花柳记》、《摇钱记》、《观灯记》、《雕翎扇》、《张七姐下凡》等。
37. 东北大鼓 是广泛流传于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三省的主要曲种。由于一度盛行于沈阳,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,故有奉天大鼓、奉派大鼓、奉调大鼓之称,后又称辽宁大鼓。最初的演唱形式是演唱者操小三弦自弹自唱,并在腿上绑缚"节子板"来击节,也叫"弦子书"。东北大鼓的曲调丰富,唱腔流畅,表现力较强。以说唱中、长篇书为主,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、小说和传奇故事。
38. 开篇 苏州弹词演员在说书之前所加唱的与正书无关的短段。它和评话的开词,即开话之前先念诗、词、曲或韵白的作用相同。原为艺人定场、试嗓之用。清代以弹唱《珍珠塔》弹词驰名的马如飞,写了不少弹词开篇,有清光绪十二年刻本《马如飞先生南词小引初集》两卷。他善于从不同角度,运用"比"、"兴"手法,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,又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语言、文字交替使用,使叙事和代言融为一体,使弹词开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。
39. 扬州弹词 是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的弹词系统曲种,流行于江苏扬州、镇江和南京一带。扬州弹词和扬州评话属于姊妹艺术,弹词形成较晚,约始于明末清初。早期为一人说唱,自弹三弦伴奏,后发展为双档演出,增添了琵琶伴奏。扬州弹词的唱词以对偶的七字句为主,叠加的单句称为"凤点头"。
40. 四明南词 流传于浙江省宁波地区,原名"四明文书",形成年代已不可考。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,在宁波白衣寺听过四明文书以后,称赞"南方词好",从此易名为"南词"。由于宁波、余姚、奉化等地都邻近四明山,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书和江浙的"南词"而冠以"四明"二字。四明南词的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。曲调有三十多种。伴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弦和扬琴,后来逐渐增添琵琶、二胡、箫、笙、阮、双清和鼓板等。广泛流传的传统曲目有《双珠凤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玉蜻蜓》等。
41. 平湖调 流行于浙江绍兴及杭、嘉、湖一带,又称"平调"。由一人说唱,自弹三弦伴奏,另由二人操扬琴、二胡伴奏,称为"三品";再加琵琶、双清伴奏,称为"五品";如再加洞箫、笙伴奏,则称为"七品"。一般以三品的演出为常见。平湖调流传下来的书目有《玉蜻蜓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双珠凤》等。
42. 长沙弹词 源于道情,用方言说唱,有说有唱,韵散结合。说白又有散白、韵白两种。传统节目中的短段叫作"小本",有《湘子仕图》、《宝钗记》等;长篇书有《杨家将》、《水浒》、《西游记》等。
43. 木鱼歌 简称木鱼,也叫摸鱼歌,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。演唱时多用二胡、古筝、琵琶、三弦伴奏,没有乐器时也可用竹板击节,有"正腔"与"苦喉"两种曲调。正腔曲调爽朗,适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;苦喉曲调沉郁,适于表现缠绵悲恻之情。曲目有从佛经故事和宝卷改编的,如《目连救母》、《观音出世》等;有从演义小说改编的,如《仁贵征东》等;有从元明清杂剧、传奇等改编的,如《雷峰塔》等。
44. 晋北说唱道情 流行于山西雁北地区,又名"坐腔"。其音乐属曲牌联缀体,曲调丰富,结构严谨,长于抒情。演唱时由主唱者怀抱渔鼓,手持简板击节说唱,另有五、六人以竹笛、四胡、板胡等乐器伴奏、伴唱。传统节目大多来自道教故事,如《韩湘子传》、《李翠莲传》、《庄周传》等。
45. 江西道情 流传于江西各地。南昌、宁都、吉安、高安、抚州、黎川、安义、景德镇、万年等地称为道情;波阳、湖口、上饶、宁冈、萍乡、石城等地称为渔鼓。形式基本相同,曲调则因各地方言、语音不同而形成多种风格。唱腔以上下句或四句一段的板式变化体为多,也有以小曲为基调的曲牌联套体,称为小曲渔鼓。传统曲目多以长篇为主,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。
46. 湖北渔鼓 又称麻城渔鼓、长阳渔鼓、襄阳渔鼓、沔阳渔鼓等,其渊源于唐宋时的道情(道士布道所唱的歌曲)。湖北渔鼓是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。说的部分有散白、韵白之分。散白叙述故事情节,或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:韵白有叙述及代言两种,讲究抑扬顿挫,伴以云板击节。
47. 四川清音 原名"唱琵琶"或"唱月琴",渊源于明、清时的俗曲。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、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,以后遂以清音命名。清音的曲调分大调、曲牌、小调3类。音乐结构有曲牌联套体、板式变化体和单曲体3种。演唱形式过去都以女演员为主,男演员为辅,坐唱而不表演,演唱者自己弹奏乐器。一般是三至五人一班,旧称"海湖班"。四川清音的曲目丰富,内容大部分是幽怨思怀之曲,也有不少是应景词曲或咏唱传奇、小说中的人物故事。
48. 盘子 以两只竹筷敲瓷盘击节演唱而得名,主要流行于川东。盘子多由打花鼓艺人兼唱,一般无乐器伴奏。所唱曲调多为民间小曲,也吸收了部分四川清音的曲牌。
49. 南戏 宋、元时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戏曲。因起源于浙江温州,故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,当地人称为戏文。从现存文献看,其表演形式主要是集合了地方的民间歌舞、伎艺、杂剧等,再杂以念白、插科打诨等。所用的音乐主要是南曲。目前能够见到的作品,只有《永乐大典》中保存的《张协状元》等三种。
50. 金院本 宋时的杂剧发展至金代,被称为"院本",从音乐、表演、结构等方面看,已接近于成熟的戏曲。
51. 元杂剧 也称元曲或北杂剧,与宋杂剧、金院本是一脉相传的,同属一个种类。所用的音乐称为北曲,结构严谨。一本戏通常为四折,外加"楔子",用以叙述事件的启、承、转、合。表演时,全剧只由主角一人歌唱,其余角色只有说白。元杂剧的优秀作家和作品有很多,如关汉卿的《窦娥冤》、《望江亭》、《救风尘》;王实甫的《西厢记》;马致远的《汉宫秋》;白朴的《墙头马上》;郑德辉的《倩女离魂》等,在中国的文学史、戏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52. 传奇 唐代便有此名,当时是指一种类似小说的文学体裁。至明、清时,则专指以演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体裁,又称明清传奇。篇幅长大,一部戏往往分为数十出或折。传奇创作要求文学与音乐的一致性,对戏剧情节的组织、所用曲牌的布局、词句的四声韵脚等,都很讲究。代表性的作家、作品有高则诚的《琵琶记》、梁辰鱼的《浣纱记》、汤显祖的《牡丹亭》、洪升的《长生殿》、孔尚任的《桃花扇》等。
53. 乱弹 又称花部,取"花杂不纯"之意,是清代中叶对当时兴起的各种地方戏曲的泛称,如京腔、秦腔、弋阳腔、梆子腔、西皮、二黄等。相对应的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,从名称上便不难看出是有轻视和排斥意味的。
54. 曲牌 或称牌子,是指一些比较成熟、相对固定的曲调,用于戏曲、曲艺的填词创作或作器乐曲演奏。每一曲牌均有一固定的名称,如《菩萨蛮》、《山坡羊》等。曲牌的名称或出自原歌词的部分词句,或提示原曲调的音乐特点,或表明原曲的出处,或提示了原曲的主要内容等。每一曲牌都有固定的句数、字数、四声阴阳、何处用韵等要求,这些就是填词时必须要遵守的所谓格律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格律也是可以作适当突破的。
55. 锣鼓经 又称锣鼓点、锣鼓谱等,是民间打击乐音响念法和读谱法的统称。各地民间器乐和戏曲剧种所用的打击乐器种类繁多,音色各异,其锣鼓经就是依乐器的形制、音色和奏法的异同,用相应的方言状声字来模拟锣鼓音响和节奏,以便于口诵心记。如京剧的仓(大锣)、令(小锣)、才(钹)、大(板鼓);十番锣鼓的七(钹)、内(锣)、同(鼓)、勺(板)等。
56. 板式 民间音乐的节拍名称,即板眼形式,如散板、一板三眼等,也指相对固定的节拍、速度,如慢板、原板、流水板等。
57. 行当 传统戏曲中指对不同角色的分工类别。就是将剧中人的性别、年龄、性格、身份划分为若干类型,如京剧的生、旦、净、丑等。不同的行当有不同的表演特征,在唱腔、打击乐的安排等方面也有不同。
58. 文武场 特指戏曲乐队,文场指管弦乐部分,武场指打击乐部分。不同的腔调、剧种,文武场的乐器组合也不尽相同,如皮黄腔的主奏是京胡、梆子腔的主奏是板胡、昆腔的主奏是笛子等。
59. 昆曲 又称"昆腔"、"昆剧",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。它源于江苏昆山,明中叶后开始盛行,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。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,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,如昆弋、湘昆、川昆等。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、细腻抒情,表演载歌载舞、程式严谨,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。笛子为其主要伴奏乐器。
60. 高腔 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。它原被称为"弋阳腔"或"弋腔",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。其特点是表演质朴、曲词通俗、唱腔高亢激越、一人唱而众人和,只用打击乐器伴奏而没有管弦乐。自明代中叶后,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,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,如川剧高腔、湘剧高腔、赣剧高腔等。
61. 梆子腔 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。它源出于山西、陕西交界处的"山陕梆子",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,由于以枣木梆子击节而得名。它向东、向南发展,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,如山西梆子、河北梆子、河南梆子、山东梆子等。
62. 京剧 也称"皮黄",由"西皮"和"二黄"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,也兼唱一些其它曲调(如柳子腔、吹腔、南梆子、四平调、高拨子等)和昆曲曲牌。它19世纪形成于北京,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,时有"国剧"之称,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。它的行当全面、表演成熟、剧目丰富,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。
63. 评剧 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"对口莲花落"基础上形成,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,后进入唐山,称"唐山落子"。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,出现了一批女演员。其后,评剧在深受京剧、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下日趋成熟。1950年以后,以《刘巧儿》、《花为媒》、《杨三姐告状》、《秦香莲》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。
64. 河北梆子 即流行于河北、北京、天津一带的梆子戏,它源于山、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,在流传过程中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。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子击节的特点,唱腔高亢激越,善于表演悲剧故事。代表剧目有《蝴蝶杯》、《辕门斩子》、《杜十娘》等。
65. 晋剧 又名"中路梆子",系由山西、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,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,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、河北一带。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子击节的特点,音乐风格在高亢嘹亮之余,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,表演通俗质朴。著名剧目有《打金枝》、《小宴》、《卖画劈门》等。
66. 蒲剧 又名"蒲州梆子",系由山西、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,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。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、河南一带,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,语言也用陕西方言。著名剧目有《挂画》、《杀狗》、《杀驿》等。
67. 上党梆子 系由山西西南部的"蒲州梆子"发展而成,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。其声腔除梆子腔外,也兼唱昆曲、皮黄、罗罗腔等。剧目有《三关排宴》、《东门会》等。
68. 雁剧 也称"北路梆子",由"蒲州梆子"发展而成,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、内蒙古一带。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。剧目有《血手印》、《金水桥》等。
69. 秦腔 陕西地方戏,也叫"陕西梆子",是中国最早的梆子腔,约形成于明代中期。其表演粗犷质朴,唱腔高亢激越,其声如吼,善于表现悲剧情节。剧目有《蝴蝶杯》、《游龟山》、《三滴血》等。
70. 二人台 流行于内蒙古、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,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,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。表演生活气息浓郁,曲词通俗。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,如《走西口》、《五哥放羊》等。
71. 吉剧 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。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"二人转"的基础上发展而成,曲调轻快、词句通俗、表演质朴火爆,剧目有《燕青卖线》、《包公赔情》等。
72. 龙江剧 流行于黑龙江地区,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"二人转"、拉场戏、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,表演轻松幽默,曲词通俗。剧目有《双锁山》、《荒堂宝玉》等。
73. 豫剧 又称"河南梆子",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,现流行于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等省份。原有豫东调、豫西调、祥符调、沙河调四大派别,现以豫东、豫西调为主。代表剧目有《穆桂英挂帅》、《红娘》等。
74. 越调 河南地方剧种,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,因以"四股弦"为主要伴奏乐器,所以也称"四股弦"。音乐为板腔体为主,以曲牌为辅。代表剧目有《收姜维》、《诸葛亮吊孝》等。 75. 河南曲剧 河南地方剧种,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,由曲艺"河南曲子"发展而成。唱腔轻柔婉转,以悲剧内容见长。剧目有《卷席筒》、《陈三两》等。
76. 山东梆子 山东地方剧种,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,因其地古称"曹州",故又名"曹州梆子"。是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,历经变化而形成的。主要剧目有《墙头记》等。
77. 吕剧 山东地方剧种,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、河南一带。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"山东琴书"发展而成,1950年定名为"吕剧"。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,通俗质朴,唱腔曲调简单,易学易唱,因此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影响很大。剧目有《王定保借当》、《小姑贤》和现代戏《李二嫂改嫁》等。
78. 淮剧 江苏地方剧种,流行于江苏、上海及安徽等地。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,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成果而逐渐发展成熟。其表演粗犷朴素,剧目有传统戏《女审》、《三女抢板》等。 ` 79. 沪剧 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,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、滩簧调,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。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,并定名为沪剧。剧目多为现代题材,如《啼笑姻缘》、《罗汉钱》、《芦荡火种》等。
80. 滑稽戏 流行于江苏、上海、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。源于上海的"独角戏",后发展为滑稽戏,曲调驳杂、表演滑稽。
81. 越剧 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。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"的笃班",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,以"绍兴文戏"的名义演出。先以男演员为主,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。1938年后,使用"越剧"这一名称。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,吸收了话剧、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,形成了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和众多的艺术流派。代表剧目有《祥林嫂》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红楼梦》等。
82. 婺剧 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,又名"金华戏"。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,其声腔由高腔、昆曲、滩簧、徽调等组成。代表剧目有《僧尼会》、《断桥》等。
83. 绍剧 流行于浙江绍兴、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,形成于明末。以"三五七"、"二凡"为主要声腔,表演上以武戏见长,风格粗犷、朴实。剧目有《三打白骨精》、《龙虎斗》等。
84. 徽剧 流行于安徽、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,形成于清代中期,系多声腔的剧种,主要声腔为拔子、吹腔、二黄,也兼唱昆曲、高腔和西皮。1790年,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,后演变为京剧。剧目多为历史题材。
85. 黄梅戏 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,流行于安徽、江西及湖北的部分地区。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,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,称"黄梅调", 用安庆方言演唱。20世纪50年代后,表演日趋成熟,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。代表剧目有《天仙配》、《牛郎织女》、《女驸马》等。
86. 闽剧 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,兴起于明中叶,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。剧目有《炼印》、《天鹅宴》等。
87. 莆仙戏 福建地方戏,旧称"兴化戏",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,流行于莆田、仙游一带。音乐为曲牌体,表演颇具古意,典雅抒情。剧目有《张协状元》、《春草闯堂》等。 88. 梨园戏 福建地方戏。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,保存了很多宋、元时期的南戏剧目和表演特色,如《王魁》、《赵贞女》、《朱文走鬼》、《陈三五娘》、《吕蒙正》等。唱腔为曲牌体,各行当均用本嗓,演唱形式有独唱、对唱、齐唱和帮腔等。
89. 高甲戏 流行于福建晋江、龙溪一带,起源于清代中期,在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后,渐成规模。以丑角为主要行当,剧目有《连升三级》、《金魁星》等。
90. 赣剧 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,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,系由弋阳腔、青阳腔、昆腔、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。剧目有《窦娥冤》、《荆钗记》、《珍珠记》、《还魂记》等。
91. 采茶戏 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,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。江西采茶戏分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等不同路子,在表演上各具特色。剧目有《孙成打酒》等。
92. 汉剧 一般指流行于湖北、河南、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,源出湖北地区,旧称"楚调"或"汉调",主要声腔是西皮腔,兼唱二黄腔,历史悠久。主要剧目有《宇宙锋》、《二度梅》、《审陶大》等。另外,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,均为多腔剧种,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。
93. 湘剧 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,流行于长沙、湘潭一带,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,后又吸收昆腔、皮黄等声腔,形成一个包括高腔、低牌子、昆腔、乱弹的多声腔剧种。剧目以高腔、乱弹为主,如《琵琶记》、《白兔记》、《拜月记》等。
94. 祁剧 又称"祁阳戏",流行于湖南祁阳、邵阳一带,源出明代弋阳腔,以高腔为主,兼唱昆曲、弹腔。剧目有《目连传》、《精忠传》、《夫子戏》、《观音戏》等。
95. 湖南花鼓戏 是对湖南各地花鼓、花灯戏的总称,其中包括长沙花鼓、岳阳花鼓、常德花鼓、衡阳花鼓、邵阳花鼓等,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,形成了各自的风格。花鼓戏的表演朴实、欢快、活泼,行当以小生、小旦、小丑为主,长于扇子和毛巾的运用。剧目有《打鸟》、《刘海砍樵》等。
96. 粤剧 流行于广东、香港、东南亚等粤语地区。形成于清初,是由外地传入的高腔、昆腔、皮黄、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的。音乐为板腔体、曲牌体兼用。剧目有《搜书院》、《关汉卿》等。
97. 潮剧 流行于广东汕头、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。主要受外地传入的弋阳腔、昆腔及汉调的影响,形成于明代中叶,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,如《陈三五娘》、《扫窗会》、《芦林会》等。
98. 桂剧 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,明末清初时形成,唱腔以皮黄为主,兼唱昆腔、高腔、吹腔等腔调。剧目有《抢伞》、《拾玉镯》、《柜中缘》等。
99. 彩调 原名"调子"或"采茶",流行于广西地区,是在当地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,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,1955年定名为"彩调"。其表演自由活泼,富于生活气息,最为著名的剧目是《刘三姐》。
100.壮剧 流行于广西、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,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。前者源于当地的"板凳戏",主要剧目有《文龙与肖尼》;后者源于"双簧戏",主要剧目有《宝葫芦》。
|